top of page
香港的獨特環境            
 

香港,在鄰近的地區以至世界各地之中,有着很獨特的格局:這個面積只有一千一百平方公里,表面上是石屎森林的城市,原來有三成的土地是高度發展的地區,另外的七成土地是郊野,當中有近一半是受郊野公園條例保護的郊野公園。世界上其他的城市很多都是大範圍向外延伸發展的,人們要駕車去野外往往都要花數小時;反觀香港的郊野則近在咫尺,我們一離開市區便能到野外,享受大自然的樂趣進行各種戶外活動。

背景
 
越來越多人到郊野活動        

 

自零三年沙士襲港後,大家可能因為著重健康生活,喜歡在假日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越來越多人愛上行山和郊遊。在2003至2004年度,漁農自然護理處記錄到訪郊野公園的遊客為超過1300萬人次,是有紀錄的24年來最高的。很多人會認為到訪郊野公園的遊客數量多是好事,因為這表示更多人喜愛大自然,同時會有多些人關注環境及生態。但是,太多人去郊外的話,亦有可能會對大自然帶來不同方面的衝擊。

 

 
遊人留下的痕跡                   

 

就以遊人遺留在郊野的垃圾量為例,在2003至2004年度,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郊野公園收集了4100噸垃圾。如果以每日計算,即是遊人大概每日在郊野公園棄置11噸垃圾,大概是5輛私家車的重量。面對著大量的垃圾,縱使政府已派出清潔工人清理,但仍有很多垃圾遺留在山徑上;越來越多的垃圾堆積在郊野環境,除了破壞景觀,還會影響生態,更會造成土地和水源污染。

 

垃圾對郊野的環境及生態造成壓力和影響。然而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他人類活動也會對大自然造成多大的衝擊呢?郊野活動有很多種類,例如燒烤、遠足、露營、野餐、放風箏、到沙灘游泳、曬太陽、玩水上活動、潛水、甚至到野外拜祭先人等等。很多朋友都喜歡探索自然,例如去觀鳥、觀蝴蝶和蜻蜓;有人更喜愛記錄生態,進行生態攝影。各類型的野外活動都對大自然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如噪音和光污染、水土流失、山火、對野生動植物造成的壓力等等。

 

香港的人口稠密,而且使用郊野的人潮高度集中在假日。如果每個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活動是對大自然有影響的,恐怕會有一天,香港的野外環境會充滿遊人的足跡,大自然的美貌亦會逐漸消失。而郊野的高度使用率,以及造成的環境問題,亦會令到訪野外的遊人旅遊品質下降。

野外活動倫理的本質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去大自然一定都有以下的經歷: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會從泥難上拿起小動物把玩,拍照,甚至帶走;有些遊人則愛收集泥難上漂亮的貝殼,帶回家收藏。這說起來像對大自然沒有甚麼影響,遊人亦享受其過程。但是,如果每個到泥灘的遊人都這樣做,小動物會被人帶到離牠居住地越來越遠的地方,貝殼則因為大家的撿拾而變得愈來愈少;而其他遊人又怎麼可以再享受泥難上原有的生態及景觀呢?

 

野外活動倫理的本質是希望人們以大自然的環境、動植物和其他郊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慮應該怎樣進行戶外活動,從而減低衝擊,同時顧及到和我們分享野外環境的其他人,令大家都可以享受戶外活動的樂趣。這是在環境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到訪郊野的遊人需要具備的道德操守,亦是令大家都可以享受大自然的良方。

 
 
項目簡介        
 

我們生態巴士鼓勵大家去接觸大自然,然而希望大家在野外活動期間應該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考慮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好好愛護香港的天然資源和美貌,並讓自己,其他人甚至我們的下一代都能欣賞我們的自然瑰寶。我們有幸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及「環境運動委員會」撥款資助,在香港推廣「野外活動倫理」;我們會製作不同的宣傳品及教材,舉辦一系列的課程及工作坊,以及提供有關資訊的交流平台,讓大家對「野外活動倫理」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bottom of page